
“十四五”北塔教育这么干
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刘恒忠
一、“十三五”北塔教育获得的经验
(一)下好“先手棋”,做好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大文章”。2019年,我区成立了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区教育大会,全面深入谋划教育均衡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了《北塔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确立了明确目标和详细的“路线图”。区本级财政每年以不低于收入30%的比例优先保障教育投入,教育投入占比全市第一,确保了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项目刚性所需。
(二)答好“关切题”,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跑出了“加速度”。我们紧盯“城区孩子有学位”“随迁子女有学上”“农村孩子上好学”等百姓关切的教育民生问题,积极施策,一一破解教育热点痛点。2016年至2020年,我区投入中小学建设资金近4亿元,新建、扩建状元中学、高撑小学、芙蓉学校等9所学校,完成了所有农村学校提质改造,近三年新增学位近4000个。2019年在全市第一个率先完成化解大班额任务,2020年持续巩固。现在标准班额办学率小学为65%,初中为71%。
(三)敢啃“硬骨头”,教育资源配置注入了“新动能”。“省长工程”芙蓉学校提前一年开工建设,克服疫情艰难,实施“百日会战”,9月1日如期开学,展现了“北塔效率”。刚性执行省条例,出台了“两个办法”,创新举措强力推进楼盘配套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治理,今年共落实委托代建协议资金5081.8万元,已到位2500万元。配套的世界钰园幼儿园已于9月份纳入公办幼儿园。为全市小区配套治理树立了标杆。采取“五个一批”举措,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2249个,超额完成省定任务。2018年以来,我们通过招聘、选调、商调、委培、人才引进等途径补充师资192人,保障了人才支撑。我们建立城乡教育联盟,实施“名校+”教育联合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四)坚持“高站位”,教育发展水平迈出了“新高度”。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区现有中小学校18所,在校中小学生10797人,2020年秋季学生人数首次突破万人,义务教育巩固率100%,辍学率为0。幼儿园共28所,其中公办园7所,民办园21所(含普惠性幼儿园19所,非普惠性幼儿园2所),公办园占比42.68%,普惠园占比90.5%。区内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湘郡铭志学校办学品质在全市享有盛名,已成为全市民办学校的一面旗帜。近年来引进职业学校4所,开设了八大类专业,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教学手段信息化。全区18所中小学校全面实现“三通两平台”建设,2016年被省教育厅授予“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县(市、区)”称号,2018年代表湖南省在北京参加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2019年被被省教育厅评估为“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十百千万工程”项目“继续实施”单位。一校一品彰显特色。高撑小学为教育部“研学教育基地”、状元小学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北塔小学“啦啦操”在全国获奖、协鑫阳光小学为市级“书香校园”。全区有省级文明校园1所,市级文明校园4所,区级文明校园6所。
过去五年来,北塔教育改革内涵得到了新的发展,教育民生福祉实现了质的提升,教育面貌呈现了“格局性变化”。2016年在全市第一个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成为湖南省四个“教育信息化示范县市区”之一(全市唯一)。2018年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被省政府评为“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奖”(全市唯一奖项)、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单位。2019年1月,我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的表彰奖励。2020年,芙蓉学校建成和小区配套治理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二、“十四五”北塔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和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迎来几个方面的机遇:一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机遇;二是全省打造“三个高地”、担当“四新使命”和落实五项重点任务带来的机遇;三是实施“教育现代化2035”带来的机遇。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高,教育投入财政占比高但规模远不能满足教育基础建设支出的需要;城乡差异还依然存在;教师队伍结构和素质整体还不均衡;小区配套推行还有较大压力;薄弱学校基础设施还有待提高;信息化建设后期维护投入不足。
我们的目标是: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擦亮北塔教育名片,兑现“就学不过江”承诺,打造“康养宜居首善地”教育高地,办好让北塔人民满意放心的教育。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施一批教育项目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持续保障充足的学位供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建立“区管校聘”机制,完善培养培训机制。推进现代学校制度,深化“五育并举”目标,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提升学生幸福指数。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公办园和普惠园占比80%以上,义务教育现代占比60%以上,创办北塔区第一高级中学,发展壮大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
三、2021年,北塔教育努力谱写新篇章
我们要在创办“精品”教育上做文章。
1.做精做优“一校一品”。立足学校的文化特色优势,着力打造一批在全市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如:状元小学的足球文化、葫芦丝文化,充分挖掘高撑小学的科普教育特色,大力培育茶头小学的武术文化,等等。
2.做精做优“强师工程”。2020年通过城乡联盟、“名校+”、名家讲学、校本研训、以赛代培等方式开展了扎实的师德师风培训和教学业务培训,成效显著,受到了市局和广大教师的广泛赞誉。2021年,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教师培训体系,拓宽培训渠道,加大参训教师覆盖面,培养一批讲师,夯实立教之本。
3.做精做优均衡发展。年初,将2021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任务进行细化,实行清单管理,挂图作战,一项一项压实责任,一件一件落实落细,高质量完成改革收官。
4.做精做优智慧校园。启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试点“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建设覆盖所有农村学校的网络联校群,建设教育专网,构建“1+N”“N+N”的专递课堂扶智教学模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
5.做精做优小区配套。刚性执行省条例,根据区里出台的两个“办法”,把好住宅小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委托代建的入口关,拿稳履约的出口关,管好用好委托代建资金,做好配套治理的后半篇文章。
6.做精做优公办园治理。自我加压,将明年公办园学生占比任务定为50%以上,再建一所或无偿收购一所公办幼儿园。总结好做法好经验,争取向全市推荐。
7.做精做优学校布局。在当前学校布局的基础上,着眼未来城市发展需要,新建扩建引进一批学校。例如,适机启动雪峰学校项目,搬迁合心小学,改扩建枫林小学,扩建五七小学,民办学校方面引进博雅公学,等等。使我区学校布局适应城市迅速扩容对教育的需求。
责编:杨栩荣
来源:北塔区融媒体中心
区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
一线督导乡村振兴 深入基层把脉产业发展
汇聚青春力量 共绘北塔蓝图
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三次会议召开
北塔区召开2025年上半年全区社会治理重点工作调度会议
北塔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
增殖放流!80万尾鱼苗安家北塔
北塔区召开林长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
下载APP
分享到